人工智能给求职者带来“莫名信心”

AI is Giving Job Seekers ‘Ghost Confidence’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 2023 年 3 月的一个古怪标题:

“一名无家可归者使用 ChatGPT 准备简历和面试,最终找到工作——芝加哥一名 45 岁的无家可归者使用公共图书馆的电脑访问 ChatGPT,在它的帮助下制作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简历,以用于求职面试。最终,他成功获聘为客户服务代表,人生迎来转折点。”

如果您对此感到怀疑,这就对了。原因如下:

我让配备了 Claude 3.5 Sonnet LLM1 的聊天机器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来搜索最近的新闻报道,其中涉及在现实生活中将 ChatGPT 用于职业相关活动的人士。我在提示词中指定以下要求:

  • 只使用信誉良好、可信且权威的新闻来源
  • 检索结果仅限过去 12 个月内发生的事件
  • 确保新闻报道得到多个可靠信源的证实
  • 提供文章的页面链接,以便我查看内容

1:聊天机器人的回答

Graphic 1: Chatbot response资料来源:该实例由公认反洗钱审计师兼注册舞弊审查师 Jon Estreich 创作

这个回答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来源网址也是可信的——尽管该链接显示为 404 错误。在搜索标题和摘录详情后,我找到相关新闻,例如,一名加州网络开发人员制作了一个题为“无家可归者——渴望成功”的标语2 ,并分发简历,该消息于 2018 年在 Twitter(现称为“X”)上疯传,之后他获得了工作机会。

但是,我并未找到有关芝加哥无家可归者使用 ChatGPT 制作简历的信息。

在后续提示词中,我要求聊天机器人进行事实核查,以证实所供信息的准确性。然后,机器人真诚道歉,承认其捏造了该事件。

我接受了道歉,随即注意到了一个更重大的问题。

不可否认,大学习模型(LLM)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们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通过手机、浏览器以及汽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3

然而,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那股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而来的是“莫名的信心”——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信任感,人们不再质疑或核实人工智能输出内容。这种盲目信任通常源于人工智能回答展现出了较高的质量、速度和准确性,人们对此感到无比兴奋,却忽视了质控要求。

就重要性较低的任务来说,即使未进行审查,问题也不大,但当涉及到职业问题时,风险会大幅升高。

聊天机器人在医疗建议、治疗和“约会测谎”方面广受信赖

正如谷歌成为互联网搜索的代名词一样,ChatGPT 也正在成为寻找答案、生成内容、开发代码和解决日常问题的新流行语(如图 2 所示)。

图 2:“ChatGPT”正成为新的流行语

Graphic 2: “ChatGPT” is becoming a new catchphrase

资料来源和制图:公认反洗钱审计师兼注册舞弊审查师 Jon Estreich,工具:ChatGPT

2023 年 9 月的一篇报道称,一位母亲使用 ChatGPT 成功诊断出儿子所患的疾病,而在此前三年内,17 名医生都未能确诊。4 此后,聊天机器人被用于方方面面,包括辅导孩子数学,充当临时治疗师5 ,基于特定需要来请求如同 Elon Musk 等企业家担任人工智能商业导师。6 人们甚至使用它来发现在约会应用程序上谎报身高的男性。7 如图 3 所示,六分之一的成年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聊天机器人来寻求健康建议。8

图 3:成年人向聊天机器人寻求健康建议

Graphic 3: Adults turning to chatbots for health advice
资料来源:KFF.org9

鉴于其广泛用例和成功故事,大语言模型以创纪录的速度被用于职业任务(例如撰写简历、起草面试脚本和自动发送 LinkedIn 消息)也就不足为奇。但是,专业人士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依赖聊天机器人来执行这些事务呢?

使用人工智能代写简历

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效率和效果是合情合理的,但将大语言模型(例如微软的 Copilot)进一步用于阐明个性化观点、经验和论述时,就可能出岔子。

作为将大语言模型进一步用于高度个性化活动(除了治疗之外)的一个典型示例,人们普遍使用它来撰写简历。

《今日 ACAMS》曾发表一篇题为“简历过时了吗?”10 的文章,其中讨论了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会如何削弱简历的作用,原因是聊天机器人经常忽略求职者的职业经历和个人情况的细微差别。若无这些重要细节,简历就如同行尸走肉——看似活着,但本质上毫无生气。

该文进一步指出,简历通常是招聘人员或招聘经理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因此,它应该说明 a) 意图、b) 策略和 c) 目的。更重要的是,该文表明简历的价值远超最终结果。作为求职流程之一,简历涉及:

  • 阐明并重新评估您的职业目标
  • 确定谁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些目标
  • 提炼您的独特价值主张
  • 突出强调您取得的最重大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 联结您的过去与将来,树立专业形象

遗憾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数量和速度,并且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求职者不再深入思考如何写好简历。他们更愿意利用便捷的人工智能来撰写看似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但本质上,这些简历缺乏个人风格和经验深度,无法区分不同求职者。这种趋势导致简历趋同,部分求职者甚至被标记为虚假求职者,《华尔街日报》特别指出过这个问题(如图 4 标题所示)。

图 4:虚假求职者越来越令人担忧

Graphic 3: Adults turning to chatbots for health advice
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10

在许多情况下,求职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定制内容容易引起招聘人员注意,但实际上,它充斥着模板化语言、流行语和其他危险信号,在特定时间内审查数百份简历的招聘经理可轻易识别出来。

下图 5 列出了 Resume Builder 的调查数据,超过 50% 的受访者认为 ChatGPT 的输出“质量很高”。

图 5:调查显示,受访者对 ChatGPT 简历输出的评价很高

Graphic 5: Survey respondents rate ChatGPT resume output highly
资料来源:ResumeBuilder.com12

该调查还指出,“40% 的受访者表示,面试官发现其使用 ChatGPT 来撰写求职材料,35%(占样本总数的 11%)的受访者表示,其求职申请因此遭到拒绝。”

这是否意味着您应该完全避免使用人工智能?

当然不是。若过于信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运用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和个人投入,可能导致错失机会,并妨碍职业发展。

人工智能主导方法可能导致简历中丧失有关求职者履历的最重要部分:

  • 以独特的个性化方式阐述职业经历
  • 打造一个协调一致且有吸引力的专业形象
  • 为与招聘经理建立有意义的真诚联系奠定基础
  • 强调职业目标和工作相关决策的背后“依据”

一系列流行的简历提示词

LinkedIn 提供了以下常见 ChatGPT 提示词:

“根据这份工作描述为 [职位] 撰写一份专业简历。[插入工作描述]。[职位名称] 的简历中应包含哪些关键技能?”

此类提示词已广为流传。但是,使用相同公式如何区分不同求职者呢?

尽管个人经历各有不同,但仍存在问题:最终结果会产生重大差异,并顺利获得工作吗?

尽管仍不完整,上述提示词可做出以下改进:

“我向您提供简历,以及有关目标职位的工作描述。这是我的简历。[提供简历]。这是工作描述。[插入工作描述。]优化更新简历,使其与目标职位相匹配。”

这个版本更佳,但两版提示词均未关注以下内容:

  1. 个性化背景
  2. 个人详情
  3. 专业方面的细微差别

大多数在线简历生成器也是如此——它们确实有用,但最多只能提供部分解决方案。为什么?因为这些工具无法发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新见解、角度或机会。

这种深入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过程,您必须以不同方式进行思考。如果感觉很容易,则可能只是浮于表面。

因此,聊天机器人只能用作指南。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提示词构成一个“框架”,您可据此与其进行交互。这些提示词可引导您完成关键步骤,同时提出适当问题,以便您补充详情。该对话至少应涵盖表 1 中的以下五个组成部分:

表 1:简历制作指南

Table 1: Marketing your resume for results

资料来源:Natfluence,公认反洗钱审计师兼注册舞弊审查师 Jon Estreich13

人工智能与人类协同合作

微软将其聊天机器人命名为“Copilot”,表明其只具有辅助地位,他们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该名称提醒我们,人工智能只是提供帮助,而非取代人的战略思考和创造力。

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尚且无法真实复现深刻的个人思考和人际关系,但它可以引导您找到正确答案。

在使用人工智能执行职业相关任务时,为避免产生“莫名的信心”,请采用下表 2 所载策略以及表 1 所载提示词。

表 2:人工智能驱动简历的个性化策略

Table 2: Strategies for humanizing AI-powered resumes资料来源:Natfluence,公认反洗钱审计师兼注册舞弊审查师  Jon Estreich14

结论

人工智能的兴起让我们有机会改变工作方式。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发挥个人主体作用。过度依赖聊天机器人可能导致个人叙事与其现实经历脱节,而这些经历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的个人状况、经历和个性塑造了我们的职业生涯。

最有价值的机会来自于真实、深思熟虑和有明确目标的思考。

Jonathan Estreich,CAMS-Audit,CFE,四次获奖的认证职业策略师,Natfluence(职业成长动力)创始人,美国纽约州纽约市,jon@natfluence.com,

  1. LLM:大语言模型
  2. “Homeless Man Hands Out Resumes, Gets Hundreds of Job Offers”(无家可归者分发简历,获得数百个工作机会),CBS News Chicago,2018 年 7 月 30 日,https://www.cbsnews.com/amp/chicago/news/homeless-man-job-resumes/
  3. Norm Marks,“Generative AI Developers Harness NVIDIA Technologies to Transform In-Vehicle Experiences”(生成式 AI 开发人员利用英伟达技术来变革车内体验),英伟达,2024 年 3 月 18 日,https://blogs.nvidia.com/blog/generative-ai-in-vehicle-experiences/
  4.  Meghan Holohan,“A boy saw 17 doctors over 3 years for chronic pain.ChatGPT found the diagnosis”(一名男童因慢性疼痛在 3 年内看了 17 名医生。最终却是通过 ChatGPT 做出诊断),TODAY,2023 年 9 月 11 日,https://www.today.com/health/mom-chatgpt-diagnosis-pain-rcna101843
  5. Melissa Fleur Afshar,“People Are Using ChatGPT for Therapy—but Is It a Good Idea?”(人们正使用 ChatGPT 进行治疗,但这是一个好事吗?),《新闻周刊》,2024 年 8 月 17 日,https://www.newsweek.com/chatgpt-therapy-mental-health-crisis-ai-1939858
  6. “I Made Elon Musk my Personal Mentor with ChatGPT (Here’s How!)”(我通过 ChatGPT 让 Elon Musk 成为我的个人导师(方法如下!)),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nQW2lnRDQ
  7. Asia Grace,“Single gals are using ChatGPT to expose men for lying about their height on dating apps”(单身女性正使用 ChatGPT 发现男性在约会应用程序上谎报身高),《纽约邮报》,2024 年 8 月 15 日,https://nypost.com/2024/08/15/lifestyle/single-gals-using-chatgpt-to-expose-men-lying-about-height-on-dating-apps/
  8. Marley Presiado、Alex Montero、Lunna Lopes 等人,“KFF Health Misinformation Tracking Po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ealth Information”(KFF 健康错误信息追踪调查:人工智能和健康信息),KFF,2024 年 8 月 15 日,https://www.kff.org/health-misinformation-and-trust/poll-finding/kff-health-misinformation-tracking-poll-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health-information/
  9. 同上。
  10. Jonathan Estreich,“Are Resumes Dead?”(简历过时了吗?),《今日 ACAMS》,2024 年 6 月 18 日,https://www.acamstoday.org/are-resumes-dead/
  11. Katherine Bindley,“The New Recruitment Challenge: Filtering AI-Crafted Résumés”(新的招聘挑战:过滤人工智能制作的简历),《华尔街日报》,2024 年 9 月 4 日,https://www.wsj.com/tech/ai/automation-tools-ai-resumes-human-vetting-65a7100d
  12. “3 in 4 Job Seekers Who Used ChatGPT to Write Their Resume Got an Interview”(使用 ChatGPT 撰写简历的求职者中有 3/4 获得面试机会),Resume Builder,2023 年 2 月 13 日,https://www.resumebuilder.com/3-in-4-job-seekers-who-used-chatgpt-to-write-their-resume-got-an-interview/
  13. “Job Search & Career Guidance—Cheat Sheets”(求职和职业指导——备忘单),Natfluence,https://natfluence.com/career-cheat-sheets/
  14. 同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