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防制洗錢/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法完成升級
近年來,防制洗錢/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AML/CTF) 成為國際要求,其標準、範圍和監管架構日趨嚴格。國際防制洗錢機構以及各國家或地區紛紛發布或修訂相關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鼓勵公私合作,共同打擊金融犯罪,探索更高效有力的機制。在此背景下,中國改變態度,認為打擊金融犯罪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本文將介紹2022 年中國在打擊洗錢和資助恐怖活動方面採取的舉措。 政府強調防制洗錢/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為國家戰略 2017 年4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經過審議後,將「完善防制洗錢/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反逃稅監管體制機制」列為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12017 年8 月,為推動落實上述任務,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防制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體制機制的意見》2明確指出,防制洗錢、反資助恐怖活動、反逃稅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維護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2022 年1 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11 個部門聯合印發三年行動計劃。3 本次聯合行動的核心任務旨在對於《刑法》第191 條規定的洗錢行為,加強懲戒力度,解決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 在2007 年對中國進行的第三輪評估中發現的問題。該輪評估認為,中國對於自己洗錢行為4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做法削弱了防制洗錢/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工作的成效。 第二輪加強追蹤報告與技術法規遵循評等 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指出,「自2019 年對中國防制洗錢和反資助恐怖活動評估報告發布以來,中國已採取多項措施,增強其法律框架。2019 年接受相互評鑑後,中國已經在加強追蹤等級。」5 正如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所述,第二輪加強追蹤報告(FUR) 的分析6反映了「中國對於解決相互評鑑報告(MER) 中指出涉及建議3、8、16、18、29、35 和38 的技術 法規遵循缺陷方面,已取得的進展。」7在取得足夠進展後,會考慮進行重新評鑑。預計在第三年底其接受相互評鑑報告後,中國將能妥善解決大部分技術法規遵循缺陷。 重新定義洗錢,修訂防制洗錢法 為了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彌補現有法律的不足,中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該修正案於2021 年1 月3 日起生效。具體而言,其中明確定義了「自洗錢」罪,並將其歸入洗錢罪。這次修訂後,《刑法》第191 條和第312 條規定了洗錢前置犯罪的各種形式,自洗錢有可能獨立成罪。在實際執法機關中,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明確要求,加大懲治洗錢犯罪的力度,切實轉變過去「重上游犯罪,輕洗錢犯罪」的做法9;處理上游犯罪時同時審查是否涉及金融犯罪。 在預防洗錢方面,中國正在修訂《防制洗錢法》。修訂後的《防制洗錢法》擴大了對「防制洗錢」的定義範圍。原《防制洗錢法》主要針對七類前置犯罪(毒品犯罪、有組織犯罪、恐怖主義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妨害財務管理犯罪和金融詐騙犯罪)。新修正案將洗錢的定義擴展到這七種犯罪活動之外。此次修訂還增加了與特定非金融行業相關的條款,作為對第四輪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相互評鑑報告的回應。 加強對金融犯罪的執法力度 在過去五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向偵查監管機構移送電信詐騙、網路賭博、非法集資、地下錢莊、貪污、毒品、黑幫等犯罪活動線索2.4 萬條,協助破獲涉嫌洗錢和相關犯罪的案件3,000 餘起。10 2021 年,中國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3 萬人,同比上升3.3%;起訴洗錢罪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