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 Companies: The Misuse of Business Entities

濫 用商業實體掩蓋非法活動和清洗非法所得,是金融體系的一個主要風險。隱藏資金的最終來源和用途,以及隱瞞受益所有人的真實身分是實體濫用的形式之一。雖然近期審查主要集中於空殼公司,但實際上,任何商業實體成立於不需要登記受益所有權的司法管轄區,均可能存在此類風險,因為這些實體可以合法進行任何形式的所有權益發行或轉讓。美國就是此類司法管轄區。 一直以來,美國在受益所有權透明度方面長期面臨挑戰,導致其在 2016 年相互評鑑中在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 (FATF) 第 24 項建議取得「缺失」評等。1 2018 年,美國實施客戶盡職調查規則(CDD 規則),相關工作略有進展。2020 年,《公司透明法案》(CTA) 進一步增強了政府識別特定實體受益所有人的能力。2024 年,儘管仍有漏洞存在,但這兩項努力使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將美國的第 24 項建議重新評為「大致遵循」。2 儘管各類商業實體都可能被用於不法目的,但考慮到空殼公司目前受到高度關注,且為金融犯罪四大成因之一,本文將重點探討空殼公司。3 此外,本文還將分析在打擊利用空殼公司從事非法活動中,脈絡與資料導向方法所代表的重要意義。 空殼公司是什麼? 空殼公司通常是指特定的非上市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合夥企業或信託公司,其主要以書面形式存在,作為金融交易管道,但不履行實際商業職能。儘管空殼公司的存在有充分正當理由,但由於缺乏實質的商業活動和透明度,容易遭到不法分子濫用——透過非法途徑隱瞞金融交易(見表 1)。 表 1:成立空殼公司的原因 資料來源和插圖作者:Kim Lacey、Priyank Patel、Chris Bagnall 和 KeyBank 合法企業實體(例如子公司或關係企業)之間的聯繫通常公開透明、出於正當業務需求,並且呈現清晰的所有權結構。這些企業往往擁有實體辦事處、生產設施和員工,並在業務活動相關地區營運。 相較之下,空殼公司往往採用軸輻結構,以中心實體或個人為樞紐,協調並控制多個空殼公司的活動。分支機構通常從中央組織向外輻射,且分支機構主要與中央組織互動而非彼此互動。在這種結構中,特定地址(實體或虛擬)和所有權結構常由多個空殼公司共用,顯現出高度關聯公司的網狀多層網絡(見表 2)。 表 2:合法企業與空殼公司的區別 資料來源和插圖作者:Kim Lacey、Priyank Patel、Chris Bagnall 和 KeyBank 成立空殼公司 成立空殼公司的流程非常簡單。一般而言,資訊揭露要求極低,且可透過當地的註冊代理人或專業的企業服務律師事務所完成註冊。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註冊代理人都會提供名義董事和股東的任命服務。 空殼公司可在不同國家、地區和州註冊,但某些司法管轄區監管框架寬鬆且資訊揭露義務極低,特別受到青睞。多處離岸避稅天堂因稅收優惠和保密保護而備受歡迎,包括英屬維京群島、巴拿馬以及某些加勒比島嶼(例如開曼群島)。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的聯邦和州法律都不要求列出所有實體各層的受益所有人。因此,美國同樣充滿風險,儘管其設有客戶盡職調查規則和《公司透明法案》要求。 監管工作與全球影響...
Scanned and scammed: QR code fraud

犯罪分子向來善於利用新技術的「尖端領域」。19 世紀中葉,有組織犯罪集團利用剛剛誕生的電報,聯繫不在當地司法管轄範圍內的犯罪活動。20 世紀初,有組織犯罪分子借助汽車快速逃離現場,還將其用作運輸盜竊物品的「工具」。1 1990 年代,兒童剝削及販毒犯罪分子利用網際網路傳播兒童性虐待內容、銷售非法毒品。2 在這三個案例中,犯罪網絡先於「主流」社會運用相關技術,就是為了領先執法機關一步。 快速回應碼與詐欺 我們購買的產品會標示通用產品條碼,而快速回應碼(行動條碼)是其變異版。1990 年代初期,日本工程師原昌宏發明行動條碼,並將這種代碼格式用於追蹤日本汽車製造供應鏈中的零組件。行動條碼主要分為兩類:靜態(儲存固定資訊)和動態(可變更資訊)。在行動條碼中,資料被排列成黑白像素,只要經過智慧手機攝影鏡頭或其他掃描設備掃描,就能完成解讀。行動條碼為二進制形式,黑色部分表示 1,白色部分表示 0。靜態行動條碼就像個人名片,而動態行動條碼則像個人網站(易於更新)。非接觸式和簡單便捷,通常表示沒有實體界限、中介機構等「阻礙」。實體界限和中介機構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凍結或撤銷安全存疑的交易。 以自動櫃員機 (ATM) 為例。銀行客戶可以利用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金,無須在「銀行營業時間」親自趕往銀行辦理。這為客戶帶來了便利,也為銀行降低人力成本。然而,這種操作流程簡化也有其劣勢。不法分子可能「踩點」自動櫃員機的位置,然後瞄準銀行客戶實施搶劫,因此,客戶的人身安全風險也隨之升高。由於缺少銀行櫃員的實地監看,犯罪分子得以避開相關人員(好人)視線並利用該系統。行動條碼也難逃這種趨勢。需要說明的是,行動條碼不會遭到駭客攻擊。駭客若要篡改,必須修改黑白二進制模式,而如果不瞭解實際行動條碼背後的明文,僅憑肉眼根本無法讀取。3 即便如此,犯罪分子仍有其他手段破壞行動條碼以達成其非法目的。 行動條碼釣魚 (quishing) 攻擊產生了大量行動條碼相關詐欺。Security 報告稱,相比 2023 年 1 月至 8 月的累計數量,2023 年 9 月的行動條碼網路釣魚事件增長了 51%。4 與其他金融相關詐欺類似,行動條碼網路釣魚極易導致帳戶盜用和數位支付詐欺。 行動條碼詐欺的實際操作 肉眼無法直接辨別惡意行動條碼,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顯著便利。 由於公眾逐漸習慣忽略和(可能)刪除電子郵件中引導受害者跳轉至詐欺網站的惡意網址 (URL) 連結,犯罪分子開始利用條碼的「下一代」版本——行動條碼。當配備相機的智慧手機廣泛使用,以及行動條碼的實用功能性,無論是活動門票、廣告和餐廳菜單中隨處可見行動條碼。犯罪分子可將惡意行動條碼覆蓋在合法行動條碼上,將掃描者引導至要求提供個人資訊的網站,進而實施身分盜用。 2023 年 11 月,金融犯罪稽查局 (FinCEN) 發布警告,提醒人們注意不法分子發出主旨為「重要法規遵循通知」並附帶行動條碼的電子郵件或實體通訊。這起詐欺事件發生的背景是,金融犯罪稽查局根據 2024 年 1 月《公司透明法案》(CTA)...
The Money Laundering/Fraud Connection

在一次執法機關簡報會後的隨意交談中,某地方警察局緝毒部門的一名主管抱怨稱,他在嘗試使用一款熱門點對點資金轉帳應用程式建立臥底帳戶時遇到了很多難題。可惜的是,他和其他許多同僚一樣,對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的法規遵循工作的現狀及其可能提供的幫助瞭解甚少,但這恰好說明法規遵循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如果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就會發現臥底行動本質上是一種詐欺行為,洗錢亦是如此。在臥底行動中,執法機關盡可能將虛假或欺騙的人物或實體塑造成看似真實存在的人物或實體;而洗錢的核心要點和目標則是將非法所得偽裝成合法收入。這兩種情況都非常接近或等同於詐欺的定義。 如果詢問全國各地甚或多家海外同行的任何可疑活動報告審核團隊成員,就會發現,詐欺嫌疑已成為許多報告的核心內容。對此,大多數人都歸咎於新冠疫情應對措施,並不關注其為觸發因素還是純粹巧合。不可否認,疫情期間金融交易技術發展迅猛。似乎一夜之間,技術進步就將遠端銀行業務變為了新常態。這些技術進步還讓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的法規遵循領域與時俱進。該緝毒部門主管發現,受惠於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和開源情報等技術的進步,了解您的客戶盡職調查已經實現大幅改進。網路時代,任何試圖插入難以輕鬆驗證或其他協作驗證的身分識別資訊,都會立即觸發警報、生成紅旗警訊並對申請予以拒絕。 區分洗錢與詐欺 長期以來,大量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法規遵循專業人士默默地——有時甚至公開地——嘗試區分洗錢與詐欺。金融機構有責任儘量避免與洗錢犯罪分子交易,而且他們也不希望與詐騙分子有業務往來,或令自身合法客戶遭受詐欺。隨著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的偵測和法規遵循工作不斷進步,多次反覆證明活動存在洗錢或詐欺情況的指標非常相似。 我們可以預見,新冠疫情期間,加快提供金融援助可能引發詐欺風險,而隨著監控和報告技術的進步,偵測和消除這些詐欺行為的能力也將有所提升。如果上網查閱任何可疑活動報告審核團隊所在區域的新聞稿,就會發現,涉及新冠疫情援助的詐欺案件中有許多成功的起訴案例。儘管資金可能已經流出,但仍有途徑將其追回。 在洗錢被列入金融犯罪前,詐欺早已成為一種公認的金融犯罪。偽造支票、故意透支帳戶、挪用公款、詐騙錢財以及其他狡猾騙局都視為白領犯罪。對此,執法機關設有完善的常規調查方法。這些詐欺行為本身具有明確的受害者 / 嫌疑人要素或關係,而許多洗錢機制往往缺失這種明確的受害者 / 嫌疑人要素。在常見的詐欺計劃中,受害者的錢財或其他貴重物品會被竊取。這些「白領」受害者往往包括金融機構本身或其重要客戶,他們有著強烈的動機和意願,希望盡力找到犯罪分子並追回損失。在這些案件中,執法機關與私營金融機構之間存在展開合作的要素。雙方都會努力逮捕或阻止犯罪分子,並有可能追回被詐欺盜取的資產。如果任何一方拒絕配合調查,案件就有可能受阻、暫停或結束。 防制洗錢監控工作 過去,洗錢活動受害者 / 嫌疑人關係要模糊得多。表面上看,洗錢犯罪分子並未造成任何損失,甚至可能視為帶來盈利的客戶。隨著防制洗錢監控工作的不斷進步,我們發現,我們不能且不應該將洗錢犯罪分子與詐騙分子或其他金融犯罪分子區分開來。導致提交可疑活動報告的初始「可疑活動」原以現金為中心。無法解釋的高額現金仍然且應當是防制洗錢工作中的可疑活動報告重點之一。幸而,隨著遠端交易系統和應用程式日益成為主流,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的法規遵循工作得以不斷進步。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的監控和偵測工作不斷改進,緊跟技術進步節奏,往往能反映出區分洗錢犯罪分子和詐騙分子的嘗試並無多大意義。洗錢犯罪分子常會從事詐欺活動,而詐騙分子也常從事洗錢活動,這類現象不足為奇。有意從事犯罪活動的人很少會專注於單一犯罪手段。如果深入分析交易資料,就會發現,依賴非法所得的任何生活方式在所有層面上都會顯露可識別的異常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任何層面存在欺騙系統的意願,就表示所有層面都存在此類欺騙行為。 毒販經常參與以物易物和交易抵換。也常接受以贓物(可能包括槍枝)作為違禁品付款。在詐欺領域,偽造或篡改支票的流通常是地方警察的關注要點,直到人們發現涉案者屬於大型有組織團體。商店行竊也是地方警察常關注的要點,直到近期人們發現其屬於複雜的有組織零售竊盜集團。試圖銷售毒品、竊盜贓物或使用詐欺得來的資金,都會留下一系列相似的線索。提醒執法機關注意這些線索,一直是《銀行保密法》的宗旨。在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工作中,有個問題日益突出——執法機關的培訓和經驗是否同樣與時俱進。 在「街頭」層面,毒販也曾視為地方緝毒警察的關注對象。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法規遵循工作旨在應對吩坦尼過量使用危機,許多點對點支付應用程式現在能夠識別銷售致命劑量毒品的人,這一過程可能挽救無數生命。支付方式常附加的簡訊和表情符號甚至可以明確揭示活動實質。如果緝毒主管不太瞭解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法規遵循進展對臥底行動的影響,人們就會擔心他是否同樣不太瞭解其可用於調查其他方面的資訊和情報。 或許在初始構想中,人們認為防制洗錢工作只針對涉及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有組織犯罪集團。但從技術進步和經驗中可以明顯看出,犯罪分子和其他歹徒參與的任何金融交易活動,無論交易規模大小,都可以被識別出來。人們常常忽略,即使是參與最高層級犯罪活動的人,也會在日常和例行交易活動中留下可識別的蛛絲馬跡。 例如,殺豬盤老年受害者,嘗試在加油站自動櫃員機購買加密貨幣的不知情錢騾,點對點支付中附加暗示毒品交易的表情符號,使用經常性結構鬆散的現金存款支付定期帳單,或者向已知協助掩蓋潛在犯罪活動(包括兒童性虐待內容販賣)的網站或應用程式支付的款項。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防制洗錢 / 銀行保密法監控工作都已有長足進展。這一切進一步證實,「以資金為線索」的傳統調查策略至今依然行之有效。 Steve Gurdak,CAMS,華盛頓巴爾的摩毒品販運高密度區 (HIDTA) 專案北維吉尼亞州金融行動經理,美國維吉尼亞州, sgurdak@wb.hidta.org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為作者的個人觀點,不代表華盛頓特區 /...
ACAMS Macau Chapter: 2024 Annual General Meeting Held in Macau

ACAMS澳門分會於今年7月6日舉行了年度大會,及向所有分會成員和嘉賓發表了年度報告。 澳門分會近年積極加強與政府機構、學術界的交流,做好對業界及公眾的宣傳和教育。尤其是與各大院校合作,從防詐騙宣傳入手,在多間中學舉辦校園防詐騙宣講專場,提升公眾特別是青少年防詐、防洗錢的意識。 作為分會拓展計劃的一部分,澳門分會在2023/2024年度順利舉行了以下活動: 交易監控研討會 反電訊網絡詐騙與反洗錢工作座談會 分別向兩間中學的學生講解反洗錢意識和防詐能力 三次向公眾宣傳不同的電訊詐騙方式 作為分會拓展計劃的一部分,澳門分會在2023/2024年度順利舉行了以下活動: 交易監控研討會 反電訊網絡詐騙與反洗錢工作座談會 分別向兩間中學的學生講解反洗錢意識和防詐能力 三次向公眾宣傳不同的電訊詐騙方式 年度大會更邀請了不同的主講嘉賓就反洗錢及其相關主題發表演講。主講嘉賓包括: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黃立峰先生、澳門警察總局金融情報辦公室副主任馮婉琪小姐及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廳長鄭錦利先生。 澳門分會還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其他國際社會的合作與信息交流,通過在內地、澳門高等院校及專業機構舉辦反洗錢專業課程和交流會,廣泛聽取多領域、多行業精英的專業見解,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為澳門更好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在2024/2025年度,ACAMS澳門分會將會向三個主要目標進發: 一、分會將繼續利用其專業知識,加強研究能力及獲取更好的研究成果。二、提高與其他專業機構的緊密合作,培養專業精神,及向公眾宣傳反洗錢意識。三、促進與政府部門和傳媒機構的溝通,從而獲得社會大眾認可。 李紹文, CAMS, CGSS 理事會成員 ACAMS澳門分會
Combating AI

談談到人工智慧 (AI) 領域,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它的範疇。它起源於一些簡單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後來的機器學習(本質上是訓練電腦按照特定序列操作或根據演算法識別模式)。下一階段則是深度學習與大型類神經網路。如今,我們已經逐步邁入科幻小說般的境界。電腦系統被設計來模擬大腦神經元,不僅能夠解讀語音和文字,還能分析內容。現在,這項技術開始有趣了起來。 近期,比爾·蓋茨與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對談時表示,「我從未想過 ChatGPT 會這麼出色,它令我驚嘆,而我們還未真正深入理解其編碼方式。」Altman 對此表示贊同。1 我認為,我們不必擔心仿生機器人統治世界,至少目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犯罪分子可能利用這些新工具實施哪些犯罪行為?作為法規遵循專業人士,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客戶和機構免受新型複雜犯罪計謀的侵害?這些問題仍待解答,令人憂慮。如果犯罪分子出於惡意而使用這類可能令人驚嘆的新武器,金融犯罪法規遵循領域前線的專業人士需要借助哪些工具加以應對?讓我們直接從源頭尋找答案。 還有誰比 ChatGPT 更適合討論這些風險呢?或者,我應該問「有什麼」而不是「有誰」?思考目前和我們交流的是一個虛擬存在還是一段複雜程式碼,已經令人感到不安,不是嗎?但這正是當今時代的險境,也是我們在 2024 年逐漸適應的奇特現象之一。那麼,作為法規遵循專業人士,我們在勇敢邁向數位深淵時應該關注什麼? ChatGPT 3.5 版本就此發表了意見,結果並未讓人失望。以下是根據我們的即興「專訪」整理出的要點。 專訪第一部分 Claudia Haberland (CH): 您認為 ChatGPT 和雲端服務存在哪些防制洗錢法規遵循風險? ChatGPT: ChatGPT 等人工智慧服務和雲端解決方案存在若干潛在防制洗錢法規遵循風險。 Claudia Haberland:可否詳細說明? ChatGPT: 1. 資料安全:雲端服務可能儲存客戶敏感資料,包括個人資訊 (PII)、交易記錄和其他財務資訊。如果這些資料因安全漏洞或資料保護措施不足而遭到洩露,可能導致防制洗錢違規和監管處罰。 2. 資料安全:雲端服務可能儲存客戶敏感資料,包括個人資訊 (PII)、交易記錄和其他財務資訊。如果這些資料因安全漏洞或資料保護措施不足而遭到洩露,可能導致防制洗錢違規和監管處罰。 3. 模型偏差和錯誤:ChatGPT 等人工智慧模型容易受到訓練資料偏差的影響,可能導致結果不準確或有失公平。在防制洗錢法規遵循領域,模型偏差可能誤將某些交易或客戶標記為可疑,同時忽略其他應當關注的交易或客戶,可能引發法規遵循問題、觸發監管機構審查。 4. 缺少人員監督:人工智慧和雲端解決方案儘管可以自動處理防制洗錢法規遵循的許多環節,但也可能缺乏人類專家具備的細膩理解和判斷能力。如果過分依賴自動化系統、缺少人員監督,可能錯失紅旗警訊或產生誤報,弱化防制洗錢措施的成效。...
Shilpa Arora: ACAMS’ Fraud Program

《今日 ACAMS》訪談防範金融犯罪產品與解決方案負責人 Shilpa Arora,探討了 ACAMS 防範詐欺培訓課程以及全新推出的公認反舞弊師 (CAFS) 資格認證。 CAFS 防範詐欺培訓課程是一套模組化課程,內容涵蓋詐欺風險管理制度、詐欺調查、詐欺偵測與分析,以及防範詐欺技術與精選案例研究。學員可以全面學習資格認證課程,或獨立學習各個模組,選擇參與相應認證。ACAMS 防範詐欺課程提供有關全球防範詐欺和防範金融犯罪的綜合解決方案,並可作為詐欺團隊的核心資源,提高獲取必要資訊和工具的效率。 Shilpa Arora 於四年前加入 ACAMS,擔任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監,目前專注於推動 ACAMS 各類產品的發展,包括資格認證、證書課程、ACAMS 學院課程等。此外,她還主持多場圓桌討論,並在重大行業活動和會議上發表演講。 在加入 ACAMS 之前,Arora 是英國桑坦德銀行零售和商業銀行部防範金融犯罪負責人。她負責的工作涵蓋防範金融犯罪的所有領域,包括了解您的客戶 / 客戶盡職調查、客戶篩查、付款篩查、交易監控、客戶風險評估和保證。她帶領銀行實施了防制洗錢 / 打擊資助恐怖活動、反貪污賄賂政策、高風險客戶開戶諮詢、培訓、溝通,以及風險評估。此外,她曾任職於巴克萊銀行,擔任防範金融犯罪、治理和控制部門負責人,並帶領團隊實施大型轉型計劃。 《今日 ACAMS》:為什麼這項資格認證對防範詐欺專業人士具有重要意義? Shilpa Arora:詐欺是增長速度相當驚人的金融犯罪活動,全球因此損失收入高達數兆美元。詐欺形式多樣,且有組織犯罪集團實施的詐欺活動日益增多。ACAMS 一直將詐欺視為全球性威脅,積極提供有關清洗詐欺非法所得的資源、活動追蹤和報告。此外,ACAMS 目前專注於金融機構內的詐欺偵查、防範和調查工作。在行業防範詐欺方面,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月盈利會受到詐欺損失的影響,導致所有人的服務成本上升。受害者有時是老年人,他們可能因此失去全部積蓄,而這種經歷往往會造成心理創傷。 我們的防範詐欺培訓課程致力於針對角色提供培訓、技能和實用的專業知識,進而培養出色的防範詐欺專業人士。這項培訓課程涵蓋詐欺基礎知識、有效詐欺防範框架的建構方法、詐欺分析、詐欺調查以及防範詐欺新技術。課程還提供精選案例研究,幫助學員牢記處理詐欺的關鍵原則。 《今日 ACAMS》:哪些群體應該取得 CAFS 資格認證? Shilpa Arora:CAFS 資格認證主要針對防範詐欺專業人士。詐欺防範與網路安全、反貪污賄賂、經營風險、防制洗錢、打擊逃避制裁行為等的聯絡日益緊密。除防範詐欺專業人士外,CAFS 資格認證對於其他防範金融犯罪、網路安全和經營風險專業人士同樣很有價值。 《今日 ACAMS》:機構為什麼要注重防範詐欺? Shilpa Arora:眾多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認為,控制詐欺損失至關重要,而要根據詐欺損失程度制定和維護相稱的控制措施並不簡單。目前,詐欺活動呈現指數成長,無論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還是單獨行動的詐騙分子,其採用的犯罪手法都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防範詐欺領導者持續吸納人才,提升現有團隊成員技能,以便更主動、更高效地完成防範詐欺工作,而不只是照章辦事。這些目標還與防範詐欺領導者的責任密切相關,例如,承擔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以及確保機構及金融行業聲譽不受損害。在與防範詐欺領導者的對話中,我們經常聽到,詐欺防範工作仍在早期階段。機構強烈呼籲內部針對詐欺問題採取更主動、更具前瞻性和系統性的應對方法。...
AFC in 2024: Emerging Typologies in Banking

銀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的變化如同一場不斷演變的棋局,法規遵循官員與國際犯罪分子展開以少擊多的智謀較量。然而,這場博弈的規則瞬息萬變,監管法規往往落後於時代,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又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可乘之機。銀行法規遵循若僅依賴傳統法律規範加以應對,將不可避免地承擔巨大的金融犯罪風險,並可能在未來面臨嚴峻問題。現代法規遵循工作正在經歷效率變革,不僅要求識別潛在犯罪風險,還要求消除合法客戶所面臨的行政障礙。因此,法規遵循效率已經成為 2024 年銀行業的一項獨立競爭優勢,而提高流程效率的關鍵則在於防範金融犯罪方法的準確性。 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與相應國家的經濟和法律環境緊密相連,這意味著,儘管存在全球趨勢,但各個國家或地區的銀行面臨著不同的風險。與此同時,全球犯罪分子會基於安全性和成本效益選擇防範金融犯罪機制。在某些情況下,賄賂法規遵循官員、客戶經理或安全專員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選擇。如果犯罪分子同時利用這三個要素,銀行就可能面臨重大的金融犯罪風險。因此,2024 年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的首要任務是防範內部詐欺。只有在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不可行的情況下,才可採用成本高昂、操作複雜的機制。對此,銀行應在針對風險為本的方法分配法規遵循資源時予以考慮。 許多現代國際犯罪趨勢是在新冠疫情前或疫情期間出現並肆虐,但有一些則是為因應目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的新興手法。2024 年,犯罪分子仍在探索新途徑,企圖利用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漏洞,隨之出現新的犯罪趨勢。本文將深入分析今年最明顯的金融犯罪趨勢以及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的方法。 毒品市場一直是犯罪分子獲取國際犯罪收入的重要管道。2024 年,毒品相關金融犯罪機制仍將困擾各大銀行。全球毒品市場的年交易額可能超過 1 兆美元,占跨國犯罪總收入的 30%。1 對銀行而言,販毒所得歷來都是高風險。銀行必須熟練掌握偵測方法。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應從微觀和宏觀層面區分毒品風險。 微觀層面的毒品問題 在微觀層面上,我們關注的是街頭毒品交易,相對易於識別。街頭毒品市場幾乎全部使用現金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街頭毒販收到的部分現金會用於即時消費(用現金購買商品和服務),這些資金不會流入銀行體系。用於洗錢或購買新一批毒品的資金是銀行需要警惕的風險,這些資金往往會透過持續現金流大量累積。現金流量大的企業(如雜貨店、咖啡館、市場)和娛樂場所(俱樂部、酒吧、賭場)通常是這類犯罪活動的高風險區域。在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中,分析這些公司的收支結構是否符合市場慣例很關鍵。 2024 年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的新風險包括服務公司缺少現金流。現金不僅慣用於毒品犯罪謀劃之中,真實公司的商業模式中也會頻繁使用現金。例如,公司可能會使用現金支付員工薪資或業主利潤,而這些現金支付通常不會進行申報,以借機實現避稅目的。公司也可能會使用現金進行賄賂,或將現金作為商品出售給其他公司。此類公司會向現金流量大的企業購買未記帳的現金;因此,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應能偵測客戶帳戶從其他行業公司收到的非現金收入。此類計謀的另一種形式是,現金客戶可能代替現金銷售方支付各種費用,如租金、稅費、商品購買費用等。這些資金可能用於犯罪目的,因此,服務公司缺少現金流同樣應被視為 2024 年銀行防範金融犯罪系統需要關注的一項高風險。法規遵循部門應當要求此類客戶提供員工人數、支薪流程、繳稅情況、租金及其他必要支出的詳細資訊,說明是否對第三方公司負擔債務或索賠權。 宏觀層面的毒品問題 在宏觀層面上,毒品市場涉及大規模的跨國資金流動和國際洗錢計謀。除了錢騾等眾所周知的風險,2024 年銀行還需關注和評估許多新興犯罪態樣。例如,發行 USDT 穩定幣(全球市值最大的穩定幣)的泰達幣 2022 年共處理 18.2 兆美元成交額,超過了 Visa(14.1 兆美元)和萬事達卡(7.7 兆美元)。2 2024 年,泰達幣不僅在 1 萬多種數位貨幣中市值排名第三,而且以 230 億美元日成交額位居榜首。3 同時,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4 ,加密貨幣已經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下錢莊及洗錢基礎設施的重要貨幣,為當地跨國組織犯罪提供了便利。聯合國還指出,泰達幣發行的 USDT 穩定幣在地下錢莊和洗錢基礎設施中的使用日益增多。加密貨幣市場對犯罪分子的吸引力源於法規遵循標準相對寬鬆。2018-2022 年,Bitzlato 加密貨幣交易所之所以能正常運行,是因為吸引到既設有「了解您的客戶」(KYC) 正規程序且有可能清洗犯罪所得的某些客戶。Bitzlato 共享的管理資料夾中儲存著一份內部電子表格,揭示了該公司的自我定位:「正面因素:了解您的客戶程序……負面因素:處理髒錢……」5...
2024: Predicting AFC employment trends

撰撰寫本文時我心懷忐忑,因為 2023 年的預言和預測屢屢出錯。無論是像我這樣的業餘經濟學家,還是擁有博士學位的總體經濟學專家,都未能洞悉 2023 年經濟的真正走向。我們逐步陷入經濟衰退,通膨預計飆升至上世紀 70 年代末以來的最高點,基準利率走高,預示我們可能步入停滯性通膨等困境。這是一個異象叢生的時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呈現上升趨勢,而消費者信心卻在下降(但在 2023 年底又迅速回升)。在 2022 年和 2023 年,我們見證了大規模裁員潮(具體人數為 30.5 萬人)1 ,而失業率卻依舊穩定在歷史低位(截至本文撰寫時為 3.7%)。2 我們亟需關注銀行商業房地產投資組合的健康狀況,這是一個令人憂慮的重大問題。截至 2023 年底,商業抵押貸款違約率為 4.58%,而辦公大樓貸款違約率則從 1.58%(2022 年 12 月)激增至 6.08%(2023 年 11 月)。3 儘管我認為總體經濟的迷霧(如下文所述)終將散去,但我仍然擔憂,如果銀行因企業和房產所有人停止償還債務而倒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不過,總體而言,我認為 2024 年在防制洗錢、法規遵循及金融服務領域的主要趨勢將有利於就業市場、您的潛在職業發展,以及我們的退休基金價值。我們先看第一個趨勢。 金融科技與加密貨幣產業即將迎來復興 2021 年,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登上舞臺。疫情引發經濟衰退,催生財政刺激和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市場資金氾濫。人們手中閒錢增多,紛紛投資加密貨幣等替代性資產。與此同時,我們開始居家隔離,儘量避免任何形式的人際接觸,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透過線上平臺和數位方式完成購物。金融科技銀行服務一度取代現金交易。這些變化促使加密貨幣企業和金融科技公司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初迅速擴張,高薪招聘大量員工。遺憾的是,當 2022 年政府開始實施量化緊縮政策時,這些企業和公司也很快面臨挑戰,被迫關閉或裁員。自那以後,眾多金融科技公司、加密貨幣企業和初創企業一直在為生存而戰。 對於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行業,如果 2021...
Battling Financial Crime in the Global Payment System

隨隨著全球數位連結程度不斷攀升,人工智慧 (AI)、機器學習等尖端創新技術成為推動這一變革的重要力量。過去,必須面對面進行支付,但傳統方式逐漸產生變化,客戶已可在銀行或其他第三方的協助下順利完成交易。 得益於快速現代化和數位創新技術,線上交易只需數秒即可完成。然而,人們擔心,數位化在簡化支付系統的同時,也會帶來金融犯罪隱患。 儘管如此,金融犯罪分子及其同謀在行動時仍要挑戰更複雜的全球生態系統,有組織犯罪集團已向消費者、企業和金融服務機構發起猛烈攻勢。鑒於通膨加劇以及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和波動,打擊金融犯罪的任務將自 2024 年起變得更加艱巨。 支付系統與金融交易 支付系統是指能夠實現資金轉移以完成金融交易的任何系統。支付系統涵蓋促成交易的機構、個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法規、通訊協定、標準和技術。支付系統雖然可為商業活動和資金轉帳提供便利,但也可能滋生持續詐欺和詐騙,包括偷竊、搶劫、盜用帳戶、網路拍賣詐騙、未經授權存取銀行帳戶、貪污、資助恐怖活動及洗錢。支付詐欺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利潤損失、聲譽受損以及法律後果。部分常用金融交易支付方式列舉如下。 傳統支付 傳統支付是指涉及實際資金交換的交易方式。跟單信用狀以及匯票(包括現金和支票)等可轉讓票據均屬傳統支付系統。傳統支付方式容易受到盜竊、詐欺和其他犯罪行為的威脅,但仍擁有人們的高度信任。正因如此,在經濟數位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全球仍有超過 55% 的金融交易依賴現金。 數位支付 幾年前,數位支付業尚處起步階段。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全球人民措手不及,也加速了人們對數位化支付的需求。數位支付透過電子方式處理,無需現金或任何實體接觸。在阿聯酋 (UAE),49% 的受訪者表示更傾向於使用銀行卡支付,其後分別為電子錢包 (18%)、現金 (12%)、銀行轉帳 (11%) 以及其他支付方式 (10%)。1 截至今年年底,預計將有 13.1 億人更青睞行動支付。 加密貨幣與 NFT 數位貨幣和代幣是更先進的交易實施手段,有利於國際上安全快速地轉移價值。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機制獲得廣泛使用,而非同質化代幣 (NFT) 也被持續用作支付機制。例如,企業可以透過 NFT 錢包接受加密貨幣作為 NFT 支付方式。2 同樣,一些市場開始允許新人消費者使用信用卡購買 NFT,NFT 的可及性由此提高。但由於相關法規較少,此類支付方式容易捲入金融犯罪,不論用戶年齡。此外,其還可能面臨監管變動、價格波動、詐欺及其他風險。 支付系統薄弱環節 金融交易的多種支付方式雖然在支付系統內部為交易提供便利,但也會為金融犯罪帶來可乘之機,且缺乏足夠的安全措施。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支付流程變得更加容易,這也使得系統更易遭受詐欺、資料洩露、身分盜用、洗錢等非法行為的影響。網路犯罪分子可能伺機利用支付系統漏洞,竊取資金和敏感資訊。犯罪分子還可能利用這些漏洞實施當今社會最具破壞性的犯罪行為,如恐怖主義和人口販賣。有報告稱,2021 年透過支付卡進行的詐欺交易總額超過 320 億美元。到 2027 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攀升至 385 億美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