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stainability: Converging AML and ESG

在企業界,有關永續性的討論持續發酵,防制洗錢 (AML) 專業人士務必從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ESG) 目標的角度,重新評估日常責任;唯有如此,專業人士才能與時並進,追求進一步發展。 「在失敗的社會裡,企業不可能取得成功。」——保羅·波爾曼 儘管已有許多人以多種方式闡述將永續性思維融入業務的重要性,但沒人能像Unilever前執行長Paul Polman表述得那樣言簡意賅。他說:「在失敗的社會裡,企業不可能取得成功1 。」寥寥數語,一針見血,這句話含括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股東責任,是企業必須採取永續發展的理由。而在過去,有人會認為社會責任與股東責任未必能始終和諧一致。此外,Polman還就永續性問題撰寫大量文章,亦曾在多次演講中談及這一話題;他使永續性的概念在行業中有了更廣泛的意義,包括他論及的不平等、種族間緊張關係等概念。最後,當然也是本文最重要的論點之一:Polman認為,缺乏領導是阻礙有效實施永續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鑑於此,他呼籲企業領導——即使缺乏政府引領,也應敢於擔當、積極作為。2 永續發展問題千頭萬緒,尋求解決方案更是如此,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貢獻。本文將探討並闡釋防制洗錢專業人士對此付出的必要性,因為防制洗錢工作本身就具有永續性。 什麼是 ESG? 首先,「永續性」一詞的定義對本次討論至關重要。雖然其定義會略有不同,但根據本文內容,「永續性」指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後代滿足需求的能力3 。」而 ESG 有時雖可與「永續性」互換使用,但其重點在於建立一套架構,確保在三大方面取得切實成效,杜絕危及子孫後代利益之事。 通常,ESG 涉及的各個領域可劃分如下: E(環境): 能源效率、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森林和水生物保護、化學品使用等。 S(社會責任):考慮因素包括員工流動率、勞工權利、員工待遇、給付員工有尊嚴的薪資、國家或地區 / 公司尊重人權的情況、性別多元化、勞工健康與安全、公司對社會的影響等。 G(公司治理):貪污、公司管理、公司董事會成員和領導、訴訟風險、風險管理、歷史衝突以及公司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等。研究顯示,健全的環境與社會標準源於良好的治理結構,因而公司治理至關重要。4 永續性能夠衡量嗎? 從 ESG 角度評估永續性甚至衡量其進度,其實踐做法在不斷發展。然而,迄今為止,這方面的主要指導方針一直都是聯合國 2015 年通過的 17 個永續發展目標(SDG)。5 聯合國 2000 年通過,而在 2015 年結束實施的 8 個千禧年發展目標,是 SDG 的基礎。6 這 17 個永續發展目標被推崇為所有人謀取更美好、更永續發展未來的藍圖。這些目標涉及的議題頗為廣泛,包括貧困、不平等、氣候變遷、環境退化、和平、正義等(見圖 1)7...